名詞定義:
一家公司某一時點股價相對於最近季底每股淨值的比值,通常以倍數(multiple)顯示,當股價高於每股淨值時,比值大於1,當股價低於每股淨值時,比值小於1。
計算公式:
股價淨值比(PBR)=每股市價/每股淨值
每股淨值=(淨值-特別股股本)/ 普通股股本
使用方式:
通常用來評估一家公司市價和其帳面價值的距離,當投資者在股價淨值比低於1時買進股票,代表是以公司價值打折的情況下投資,但是因為公司會計政策的差異及資產真正出售時價格可能不及帳面價值,因此,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認為投資者以此比率分析,應保留一定水準的安全邊際,亦即股價應低於每股帳面價值某一比率。
由於產業或個股之特性不同,使用方式有:
1.公司股價淨值比和整個市場的比較。
2.公司股價淨值比和同一產業其他公司的比較。
3.公司目前股價淨值比和公司本身歷史股價淨值比的比較。
上述三種方式可用來衡量在某一時點投資的可能風險和報酬。
一般而言股價淨值比是價值型投資者常用的評價指標,成長型投資者(偏好投資成長型個股)不常使用股價淨值比為評價指標。
資料頻率:
每股淨值資料:每年4月底前發佈上一年度資料及當年首季資料、8月底前發佈第二季資料、10月底前發佈第三季資料;股價:每日變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